磁选器的原理
磁选是利用物料与磁性金属杂质在磁化率上的差异来清除磁性金属杂质的,磁性金属具有极易被磁化的性质,而饲料原料及粮食等乃非导磁物质,混入物料中的磁性金属杂质被磁化后,与磁场的异磁极相互吸引而与饲料等物料分离。
一般情况下对磁选设备的要求是:物料中的磁性金属去除率需大于95%以上。磁选设备的主要工作元件是磁体。磁体有永久磁体和电磁体之分。电磁体能产生很强的磁力,可用于分离弱性杂质,但它需要激磁电源,结构复杂,价格贵。
磁选器的类型
一 。简易磁选装置
据物料通过的通道形状,而设置各种形式的简易磁选器,如蓖式磁选器、溜管磁选器等。
A、蓖式磁选器,是由永久磁环组成的磁栅,因形似蓖格而得名,当物料流经磁铁栅时,料流中的磁性金属杂物被吸住,定期由人工清除,由于磁环组成的磁棒的磁场作用范围有限,两磁棒中心磁力弱,磁性金属杂质易通过,使之除杂率不高,同时磁铁经常处于摩擦状态,退磁快,寿命短,吸附的铁杂物对物料流也有阻碍作用。但该磁选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常将它安装在粉碎机,制粒机等入料口处,作为其它磁选设备的一种补充。
B、溜管磁选器:它是将磁体或简易磁选器安装在一段接管上,物料通过溜管时铁杂质被磁体吸住,为了便于人工清理吸住的铁杂质,要安装便于开启的窗口并防止漏风。溜管最小倾斜角对谷物为25度~30度,对粉料为55~60度;物料层厚度对谷物为10~12mm,对粉料为5~7mm,物料通过的速度皆为0.10~0.12m/s。
二 。永磁筒磁选器
由内筒、外筒两部分组成,内筒即磁件,磁体外部有一表面光滑而耐磨的不锈钢外罩,并用钢带固定在外筒门上,清理磁体吸附的铁质时可打开外筒门,使磁体转到筒外。永磁筒工作时,物料由进料口落到内筒顶部的圆锥体表面,向四周散开,随后沿磁体外罩表面滑落,由于铁质比重大,受到锥体表面阻挡后,弹向外筒内壁,在筒壁反力及重力作用下,沿着近于磁力线方向下落,被磁体吸住。而非磁性物料则从出料口排出,完成物料与铁杂质的分离,由于结构合理,磁性强,磁选效果好。据测定,去铁效率高达99.5%以上。
三 。永磁滚筒磁选器
由进料口,供料压力门、永磁滚筒、出料口、排铁杂口、驱动装置和机壳等组成。永磁滚筒由不锈钢板制成的外滚筒和半圆形的磁芯组成。工作时,调节好压力门,物料顺进料淌板(倾角35度)流经滚筒时,铁杂被铁芯组所对滚筒外表面吸住,并随外筒转动被带到无磁区,铁杂自动落下,由排杂口排出,该机物料与磁铁不直接接触,使用寿命长,无需人工经常清理,磁选效果好,但价格较贵。
磁选器的合理选用
粮食或饲料原料中混入的铁钉、螺栓、螺母、小铁块等杂质,对高速运转的粉碎机和制粒机危害最大。轻则使筛底击穿,重则损害压模及烧毁电机。合理的位置设置是十分重要的。
在设计中常选用的磁选设备有两种,一种为永磁筒,另一种为永磁滚筒。前者体积小,占地面积也很小,无动力消耗,去磁效果也较为理想。但仅适用于几何尺寸较小的粉料、轻料。而且吸附的金属异物需人工定期清除。相比较后者造价高,体积较大,但对于几何尺寸较大的饼粕、宜结块的糠麸等物料也同样适用。虽有动力消耗,但可自动及时清除吸附的金属异物。在流程中的高位置设置更为适用。
磁选器在流程中的位置安排
1、将磁选器安置在初清筛后、粉碎机前,这样可有效地去除颗粒原料中的金属杂质,避免其对粉碎机造成损害。
2、在制粒粉仓上都安置一磁选器。这样可有效地防止副料原料中混入的金属杂质进入制粒机对压模造成损害。
3、在打包秤上都安置磁选器。此方法在工艺流程设计中并不常用,但对去除未经初清的副料原料中的金属异物,从而进一步提高及保障成品饲料的质量是很必要的。